课题研究,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结题

国家以及多省的社科课题公开征集通知

所属栏目:课题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3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选题的通知

  一、征集内容

  重点围绕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围绕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围绕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从不同领域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选题。

  二、征集对象

  1.选题面向全国普通高校征集。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校以教育司(局)为单位进行报送,每单位限报8个选题。

  2.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选题征集工作,严格按照选题要求,结合自身研究优势和特色,组织专家学者充分论证和凝炼,突出问题导向,体现学术创新,并对每个建议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攻方向以及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5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

  三、基本要求

  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主攻方向和较强的创新价值,重视学科交叉,突出研究特色,能够通过协同攻关形成集成优势,取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2.文字表述要科学、严谨、规范、简洁,应避免与已立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级重大项目重复。

  安徽省《2025年度省社科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指南》

  一、选题类型

  本次征集3类课题选题,包括重大课题、攻关课题、社科普及课题(包括读物类、工作研究类)。

  二、选题方向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安徽实际,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提出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学术价值的选题。

  2.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结合事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的选题。

  3.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安徽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重点培育学科等提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选题。

  4.围绕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安徽地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教育等彰显“徽风皖韵”等内容,提出具有实用性社科普及选题。

  三、选题要求

  1.选题要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反映现实需求、决策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选题文字表述要科学、严谨、规范、简洁,具体可参阅历年选题指南课题名称,应避免与已立项的项目重复。

  3.各单位填写《2025年度省社科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推荐选题汇总表》,重点说明推荐选题的主要依据、研究价值等,控制在150字以内。

  甘肃省《关于征集2025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选题的通知》

  一、征集内容

  本次选题征集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等;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阐释会议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做出的新部署新要求。

  (二)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委提出的实施“四强”行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创稳、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服务省委省政府和实际工作部门决策需求。

  (三)围绕加强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敦煌学、简牍学等我省特色优势学科发展。

  (四)围绕挖掘、传承和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

  (五)围绕破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及思政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基本要求

  选题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鲜明的问题意识、较高的学术分量和较强的创新价值,文字表述要科学、严谨、规范、简洁,一般不加副标题。为避免重复研究,2022年至2024年已立项较多的研究课题(见附件2),除确有必要外,本次征集选题时原则上不再推荐。

  三、征集对象和选题数量

  主要面向省委有关部门、省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省内各高校和社科研究单位进行征集,每个单位报送选题5到10个,单位选题报送和采用情况将与2025年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限额挂钩。各类选题须填写《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选题推荐表》(见附件1),重点说明推荐选题的涉及学科、主要依据及研究价值。各学院限报2项,学校评审后择优推荐10项。

  四、选题的遴选和采用

  省委宣传部将对征集到的选题进行梳理筛选,在此基础上确定2025年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下发有关单位作为项目申报时的重要参考。

  浙江省2026年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通知

  一、申报形式和成果范围

  2026年度社科普及课题以完成成果来申报,重点支持贯彻落实省委“132”工作部署、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地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申报类别

  1.科普读物

  已编写完成且未公开出版发行的社科普及类读物,字数在10万字以上。

  科普读物类课题等级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其中重点课题列为省社科规划课题,由省社科联统一版式、标识等资助出版;一般课题给予部分经费支持。

  2.网络作品

  网络作品包括原创文章、短视频、影音和动漫等。每个申报成果要求作者围绕主题,提供不少于5个作品,内容风格适合网络传播。文字作品每个字数3000字左右,图文并茂;影音、动漫作品每个应不少于150秒且不超过360秒,MP4格式,并配字幕。

  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网络作品类实行全年随时申报制。课题负责人通过网上申报平台,随时申报已完成的网络作品。通过审核后,由省社科联上传到相关科普平台发布。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起点阅读点击量和评论量(好评)的网络作品,由省社科联组织专家评审,并按一定立项比例确定拟立项课题名单,报省社科联党组审定、公示后,正式立项。

  网络作品类课题等级分为省社科规划课题、省社科联科普课题(一般课题、立项不资助课题)两类。省社科规划候选课题阅读点击量起点为“10万+”、评论量(好评)为500条以上;省社科联科普候选课题阅读点击量起点为“1万+”、评论量(好评)为50条以上。阅读点击和评论时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周期为3个月。严禁使用购买流量、代刷等不正当手段,否则,一经发现查实,取消该作品参评和立项资格。

  三、申报要求

  1.申请人只能申请一个项目,所承担的省社科联系统课题未完成的,或尚在申报资格限制期内的,不得申报2026年度社科普及课题。

  2.课题著作权属多人时,由主要撰写人或主编提出申请,并需有全体参与编写人员的签名同意,无知识产权争议。

  3.申报者应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查实后,对其获批的项目予以撤项处理,并通报相关部门。

  4.科普读物课题完成周期不超过一年半(含出版时间),结题成果要求公开出版发行,课题周期从立项批准之日起到省社科联科普处收到结题材料日为止;网络作品如获正式立项,即视为课题完成,负责人只需按要求履行结题手续。

  如果您需要某省份、某领域的课题申报相关信息,可以把自己的需求告诉学术顾问,协助您查找相关信息,以及协助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本文由课题申报网首发,一个专业的课题网站。

文章名称:国家以及多省的社科课题公开征集通知

文章地址: http://www.ketizhuanrang.com/ktzn/1534.html

上一篇:电子技术课题组可以参与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